影视资料馆 > 国语片 > 内容


 

 收藏本站


一个都不能少 (Not One Less)


影视资料馆 cncncn.com--电影电视剧剧情介绍及BT下载



主要演员: 魏敏芝 张慧科
明星写真
导演: 张艺谋
地区/片长:中国/106
影视剧照

在线播放 一个都不能少


简介:

    一名十四岁的农村少女(魏敏芝)到一个贫穷的小学代课,她毫无教学经验,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学生的欺负。但她给校长的保证是,她会在原老师回来后把班级交还给她,”一个学生都不会少”。当班上一名学生因家计困难而必须放弃学业到城市中打工,这名代课老师想起她”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费尽千辛万苦要将他找回。她没有钱,没有社会资源,却必须在复杂的大城市中找寻一名小孩。她和她的学生脑力激汤、团结合作,在寻人的过程中,无形中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类似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然而本片荣获了1999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看看这些业余演员的身份:
魏敏芝--魏敏芝(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中学学生)
张慧科--张慧科(河北省赤城县头堡子村小学学生)
田村长--田正达(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水泉沟村村长)
高老师--高恩满(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沙梁子乡中心小学教师)
孙志梅--孙志梅(河北省龙门所镇中学学生)
电视台门房--冯玉英(张家口市人民公园售票处票务员)
电视台主持人--李凡凡(张家口市电视台经济部主持人)
县中学教师--张艺长(北京市延庆县教育局基建处教师)
砖窑老板--徐占青(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红石湾村村长)
张慧科娘--刘汉芝(北京市延庆县红旗甸乡丰沟村村民)
中年旅客--马国林(张家口市联合利华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干部)
电视台台长--武万录(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火车站广播员--刘?茹(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文具店老板--王淑兰(张家口市桥西区爱晚斋文化用品商店经理)
电视台导演--付新民(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部主任)
饭馆老板--白?梅(张家口市聚鑫餐厅经理)

  魏敏芝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张慧科从城里找了回来,影片也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因此,我也就很困惑,不知道应该把这部影片定位在商业片还是艺术片上?这样一部通过一个朴实的故事,非职业演员扮演的电影,它似乎更应该是一个探索性的艺术片,应该更具个性色彩,而不是从创作始伊就“计划”它的商业可能性。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这种商业上的心计。应该声明的是,我本人从事的一直是主流电影的创作,并且,也迫切想获得电影商业上的成功。因为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来说,它是商业,它是一种投入巨大资金的产业。然而……

  我们为什么做电影?做一部具体的电影,目的又是什么?看了《一个都不能少》,颇感困惑;又看了几部国外的小成本电影,如《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白气球》、《中央车站》等,倒似乎又把问题给想明白了一些。《一个都不能少》有一个极出彩的创意,一个极棒的形态:一个农村十四、五岁的少女,一次偶然的机会,给一个班做一个月的代课老师,就是因为想拿到高老师和村长许诺的六十块钱,她答应将孩子看住喽,一个能不能少。因此,就产生了很多极有意思的戏和细节。影片从而也产生了一条极明确的动作钱,魏敏芝要看住孩子,只有看住孩子,她才可以拿到六十块钱。张艺谋的才华在影片的前半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也同时会心地读到了很多背后的东西,如魏敏芝唱《我们的祖国象花园》,高老师说唱错了,高老师自己却也唱不明白,而教了魏敏芝的唱段却无法让魏敏芝再教学生,仿佛只有错唱下去才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是,魏敏芝既然学了高老师的唱法,而结果干脆什么都不会了,只好改唱另一个歌。影片的前半部所表现出来的幽默、反讽和中国农民式的智慧恐怕是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过的外国人不一定能理解的。我们来看看魏敏芝是如何看住孩子们的。先是不管教室内闹得如何天翻地覆,她只是走出教室,把门反扣;其后,不管那个被选上县体校的女孩子的前程,跟着吉普车后猛跑,想把她追回来。这个细节已经预示着魏敏芝进城去找张慧科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当魏敏芝得知张慧科进城打工、不来上学时,她意识到若不把他找回来,这将是她的责任。所以,她就去找村长。村长轻而易举地将她打发了。现在,对于她,似乎只剩下唯一的一条路了,那就是自己进城去找张慧科。对于这种“一根脑筋”的人物,其动作线鲜明而单一,也是相对容易设计。但是,魏敏芝似乎根本就不曾考虑过,走了一个张慧
科,仅仅只是走了一个人;倘若她自己进城去找一个张慧科而放任全班几十名同学(更有三、四名和她一起住校的学生)于不管,会不会走失得更多?影片也没有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想法的产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动作。进城需要钱,于是就有了全班一块儿在黑板上算钱、一起去搬砖、蹭车、徒步进城等一系列的情节、细节。进城后,魏敏芝又通过找到和张慧科一起进城打工的女孩,强拉人家去火车站找,请播音员广播找人,听别人劝告登寻人启事,上电视台遭拒绝后死等台长等等。一系列的动作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通过电视台的直播,她终于找回了张慧科,并给水泉小学带来了城里人的善捐馈赠和一个电视采访小组。功德圆满!

  于是,影片的动作线,人物的动作线,都得到了很好的完成。并且,应该说,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设计了很多障碍,每一个动作都相应了设计了一个反动作。我们知道,一部影片需要动作,需要各式各样的动作,外在的也罢,内在的也罢。影片伊始就必须迅速建立一个动作,一个有需求的动作,如此,在完成需求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动作;同时,也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在这一点上,《一个都不能少》应该说,完成了动作,并且,动作本身似乎完成了不错,但是——

  作为观众,我们似乎需要看到一个动作的完成,但问题是:第一,如何完成才是好的、高级的、艺术的完成?第二,针对某一部具体的影片,是否就必须圆满地、不折不扣、一板一眼地完成动作呢?
        所以,当魏敏芝进城去找张慧科后,影片似乎发生了某种改变,某种变异。这就回到了上面我所提的问题:我们面对一个题材、面对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把握?我们要什么?我们明确地要商业,要观众“一个都不能少”,还是在处理题材和故事时首先考虑它在艺术性的完整,充分和自足。因为我始终相信,尤其是面对一个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缺少大众传播煤介所认可的典型的“卖点”的题材和故事的时候,艺术应该是至上的。再者,我也始终相信,只要这样的影片,它在艺术上是站得住脚的,是完整的,是充分的,它也一定能赢得一定的观众;而不是“十三不靠”,既失去前来影院满足商业趣味的观众,又失去追求艺术品味的观众。《一个都不能少》就似乎是这样一部“十三不靠”的影片。

  伊朗影片《白气球》的故事很简单,它讲一个女孩,要过伊朗新年了,她缠着母亲一定要买街角鱼店的一条胖金鱼。事实上,女孩家自己就有金鱼。为此,女孩始终缠着母亲,喋喋不休。母亲最后只好给她一张大面额的钞票,因为家里只有这张钞票了。影片很朴实地讲女孩拿到钱后如何一路上街去买金鱼,又如何遇到一群耍蛇人,钱又如何丢失,女孩如何千辛万苦地将钱找回来,终于买到金鱼,高高兴兴地回家。故事虽然很简单,动作明确、清晰而单纯,但展开的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和伊朗的社会层面却是丰富的、深刻的。因此,我就在问自己,为什么小女孩终于买回胖金鱼,我就十分认同并击节赞赏,但魏敏芝如此找到张慧科,我内心就不那么赞同呢?原因出在哪里?是我个人的还是影片的?应该说,任何影
片都是“人为”的,但是,感觉得出来的“人为”和感觉不出来的“人为”却是高下之分。《白气球》的形态是感觉不出来的“人为”。它朴实地讲了这么一个小女孩卖金鱼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却又几乎能调动起每一个观众的童年往事。所以,这样的影片就是完整的,充分的,自足的。所谓自足,就是它不再需要一个人为的情节或细节设置来让观众很明白地知道编剧和导演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它不需要!

  再来看看《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依旧是伊朗影片)。它讲一个小男孩因为错拿同桌同学的作业本,而影片已经在前面铺足够了,次日同学要还是拿不出作业本,就将挨罚,为此,小男孩也是费了许多气力,最后终于找到同学所在的村子。动作也是明确、清晰而单纯。这样,似乎应该给影片及人物的动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是,影片恰恰没有这么做。而影片的精华也正在这里。影片前五分之四篇幅所建立起的动作以及完成过程在这里遇到了某种障碍,而这种障碍不是外在的,而是人物内心的:这时,小男孩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东找西寻其实毫无意义,自己帮同学完成作业不就成了。所以,小男孩望了望同学家的灯光,掉头回家。次日,在老师一本本检查作业的时候,小男孩赶到学校,偷偷将作业本塞给了同
学。影片在老师检查到他们作业的时候嘎然而止。

  当我在为这个结尾拍案叫绝的时候,我不仅担心地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我们会如何处理呢?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模式,这个男孩应该走进同学家,把作业本交还给他,并且指导同学将作业很好地完成,最后赢得了老师的赞扬。我们的影片恐怕更多地落实在好人好事上面,而忽视人性在一部影片中那种自然、符合天性的完成。

  再来看看巴西影片《中央车站》。当女教师领着小男孩千辛万苦找到父亲的家时,他俩面对的是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父亲并不在家。找父亲的动作似乎没有得到很好地完成,然而,影片最感人之处也就在这里。兄弟们告诉小男孩和女教师,有一天,当他们早晨起床时,发现一贯喝得烂醉的父亲突然不见了,而桌上竟留下半瓶酒,这意味着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果然,父亲由于无法克制自己内心对小男孩母子两人的思念和牵挂,自己竟然暂时抛下两个儿子,上里约热内卢找他们母子二人去了!

  虽然,找父亲的动作没有得到彻底完成,然而,父亲反过去找他们母子俩的动作大大地升华了整部影片,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美好善良、所有的人性灿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并且,作为具像的电影,并没有出现一个实实在在的父亲形象,应该说,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处理。这就是一种得到神圣化的父爱精神的表现。

  所以,当魏敏芝终于历尽艰辛将张慧科找到的时候,尽管我在观影的时候,当听到魏敏芝对着摄像机泣不成声的时候,我的鼻子也很不争气地酸了酸,但是,我还是要问,这个故事为什么非要安排魏敏芝离开村子进程找张慧科呢?进了城,她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张慧科呢?所以,我说,我看到了当初构思这个影片时的那种商业上的心计。而我又恰恰认为,这样一个题材,本来就不具备普通意义上的商业卖点,为什么就不能不让魏敏芝离开村子,保持影片前半部的那种状态,并且同样也可以讲不让学生少一个这样一层意思。如此,艺术上可能是完整的,形态上是自足的。退一步说,就是让魏敏芝进城找张慧科,为什么一定就要找到呢?高潮和动作的确都是需要完成的,但是,难道就一定需要如此“顺拐”地去完成吗?
想想《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结尾!小男孩终于找到了同桌的家,但他没有进去!这就是艺术!这就是高明之处!想想《中央车站》,找到了父亲家却没有见到父亲!我还想再说一句的是,魏敏芝进城去找张慧科的情节将影片的风格拦腰劈成两种东西,前半部是幽默的喜剧,后半部成了一部正剧,一部严肃的正剧,一部有意识要“笼络”观众的商业影片了。

  再说一句题外话。我看电影,一般分两个层面:现实的和艺术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张艺谋的这部电影,应该说,在现当今中国电影作品中,它是一部好电影,许许多多方面是值得我们电影从业者好好学习的。

                                          作者:我是害虫
  


 

 

© 东南西北工作室 DNXB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