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料馆 > 欧美片 > 内容


 

 收藏本站


美国风情画 (American Graffiti)


影视资料馆 cncncn.com--电影电视剧剧情介绍及BT下载



主要演员: 理查德.德赖弗斯 罗恩.霍华德 paul_le mat 查尔斯.马丁.史密斯 辛迪.威廉斯
明星写真
导演: 乔治.卢卡斯
地区/片长:美国/112
影视剧照

在线播放 美国风情画


简介:

    乔治卢卡斯执导的这部电影紧抓着甘西迪遇刺与越战爆发前的纯真年代,描述一群刚步出高中校园,即将因不同的人生选择各自发展的哥儿们,在小城一夜之间的经历。有着大堆的年轻演员(包括日后改行当导演的朗霍华、奥斯卡影帝理查德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逊福特),非常能展现时代氛围的流行歌曲、跑车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毕业生电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阐释毕业与成长的主题外,也清晰地留下时代印记,不过这反而是美国以外的观众较难理解的。而《美国风情画》也有日后以《星际大战》系列成为大资本家的乔治卢卡斯所丧失的某种天真与才情。
《美国风情画》——卢卡斯的青春自传

    对每个电影爱好者,提起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大名,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星战系列”已经拍了N部,并且还将N+1部的拍下去。这个好莱坞的老顽童,将电脑技术玩弄于股掌之上,营造了自己的数字王国。然而还有多少人记得,1973年的他,曾经拍过一部温馨幽默的怀旧小品《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呢?又有谁想象得到,与今天一部比一部耗资高的“星战系列”的鸿篇巨制相比,当年那部影片的制作经费仅仅七十五万美元呢?更有谁能想到,本片创造了年度票房三千万美元的奇迹呢?

影片《美国风情画》描述的是1962年美国西海岸一个城镇,四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好朋友小史(Steve)、小柯(Curt)、强(John)、陶(Terry)的“一夜狂欢”。而乔治.卢卡斯本人,恰恰就是在加州的一个风光明媚的叫做“蒙德托”的城镇,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并于1962年高中毕业。影片里的强是个在街头与人飚车的高手,而乔治.卢卡斯本人,也曾经是个赛车族,开着改装过的汽车,在街头兜风、泡妞、飚车。所以,《美国风情画》正是乔治.卢卡斯谱写的一曲青春的自传。

此前乔治.卢卡斯的处女作《THX—1138》是个科幻题材,反响平平。可是《美国风情画》一出现,就大获好评,被誉为1974年全美最佳影片之一,并获第三十一届金球奖喜剧/音乐类最佳影片。而乔治.卢卡斯本人也荣获最有前途新人的称号。以艺术成就论,《美国风情画》仍然是他迄今为止最杰出的作品。今后如果他继续一门心思的拍“星战系列”的话,相信也很难超越之了。同为新好莱坞主将,乔治.卢卡斯选择了与马丁.斯科赛斯、弗朗西斯.科波拉不同的道路。艺术和商业,哪种选择更正确,也实在难以下一断语。

马丁.斯科赛斯在拍《纽约黑帮》时,乔治.卢卡斯去片场探班,看到按照百分之百的比例复原的十九世纪中叶的纽约大教堂,告诉导演这些都可以用电脑技术完成,这是他们电影观念的区别。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一代枭雄之间的交情,特别是同样从青年时代就蓄着大胡子的科波拉和卢卡斯。卢卡斯从南加大电影系毕业后,给科波拉当了《彩虹仙子Finian’s Rainbow》和《雨中人The Rain People》两部影片的助理。然后科波拉帮助他完成了《THX—1138》和《美国风情画》,并亲自担纲监制。这是英雄之间真正的惺惺相惜。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本来是乔治.卢卡斯要拍,后来他为了拍摄《星球大战Star Wars》,就把本子让给了科波拉,成就了二人各自的英名,也就此奠定了二人创作道路的分野。不过《美国风情画》背后的卢卡斯,却透出难得的平和之气。Graffiti这个单词,英文原意并不是“风情画”这样文绉绉的,我以为翻译成“涂鸦”更为合适。其一,在墙上“涂鸦”是美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其二,“涂鸦”更能正确反映出这些年轻人躁动不安又彷徨迷茫的心理状态,他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自己命运的白纸上信笔涂鸦。

在“四个小伙伴”中间,小史和小柯属于学习好的那一类孩子,他们获得了莫氏奖学金,第二天一早就要动身去东部上大学。小柯一直对于远离家乡犹豫不决,希望再复读一年(当年美国的学历教育制度咱们也不清楚,可能指一种预科)。小史与小柯的妹妹罗瑞是一对恋人,但是他琢磨着要和罗瑞分手。彪悍帅气的强是个街头赛车族,而瘦小的陶虽然带着副眼镜,却头脑简单,得到小史托他代为保管的小轿车就欣喜若狂。他们在汽车餐厅碰头后就散去,几条线索平行展开,开始各自的夜晚时光。

美国真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这些孩子显然都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在那个年代,十几岁就可以开着汽车兜风和泡妞,这真让中国人羡慕,我现在买汽车还是个梦想呢。不过这些富裕的美国男孩子们开着“雪佛莱”泡妞,和中国最贫瘠年代的马小军、刘忆苦们骑着二八“永久”拍婆子,其实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在《美国风情画》之前,已经有一部怀旧题材的著名影片,就是1971年由彼得.波格丹诺维奇导演的《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那部影片为了增加怀旧气氛,特意使用了黑白胶片,获得了许多奖项。

《最后一场电影》把背景放到了1951年朝鲜战争前夕的西部小镇,缅怀了一个理想主义时代(也是经典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的终结。而《美国风情画》的背景是1962年的肯尼迪时期,那时的摇滚乐只是一种轻松的流行乐。影片从头到尾都播放着欢快的“狼人”乐队音乐,舞会上大家还会围在一起跳集体舞。见不到大麻、可卡因,未成年人买不到酒。那时还没有肯尼迪遇刺,没有越战,没有黑人民权运动,没有鲍勃.迪伦,没有水门事件,一个温情主义的过渡时代。时过境迁,理想彻底破灭,到了《美国派》,就只剩下享乐主义。

强感叹道:“记得五年前,绕一圈得花上好几个钟头,真怀念那段时光”。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全班同学从京东的朝阳区出发,骑着自行车去香山,爬上爬下再骑回来,真是值得一辈子去缅怀。而小柯的感叹:“为了找寻新家而离开旧家,为了找寻新的人生而放弃现有的生活,为了交新朋友而舍弃旧朋友,是不值得的。”这些隽永的语言出自乔治.卢卡斯的影片,乍听起来不敢置信,颇合中国文化“哀而不伤”之三昧,兼具罗大佑之风。同样是关注青春的视角,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就绝望得令人齿冷。

小柯和小史对于去上大学态度的互换是精彩的一笔。小柯开始是犹豫的,而小史是坚定的。小史一直鼓吹小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此不惜中断与罗瑞的恋情,最后却为了这份情感而决定放弃一年。而小柯既割舍不下对故乡和朋友的依恋,又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他去电台见到一个播音员,这个开朗的中年男人给了小柯鼓励,像《天堂电影院》里的老放映员给小托托一样的鼓励。小柯本来是让电台广播替他寻找今晚擦肩而过见到的一位金发美女,尽管他最终也没有见到她,却像故事里在窗前等候公主的士兵那样,毅然离开。

有趣的是,对于那个只露了一面的金发女郎的身份,乔治.卢卡斯玩了个花活,没有明确交待。他只是通过影片里人物的口中,含糊的猜测她是某个珠宝店老板的太太,或者某个要价极高的妓女。我想如果按照这条线索繁衍铺排开去,恐怕是个类似《毕业生》的故事了,那也是美国六七十年代新浪潮的代表作。一切都关乎成长,尽管小柯会协助几个小流氓偷游戏机里的钱币,会在恶作剧的把警车的后轮拆掉后兴奋得大叫,他最后还是登上了飞机座舱,登上了人生旅途。在片尾字幕交待,小柯后来移居加拿大,成为一个作家。

我猜想在小柯身上有最多乔治.卢卡斯的影子。他本人进入南加大电影系后,刻苦到发狂,每周看片二十到二十五部,有些名片甚至看到十次以上,三年内看片三千部,拍了八部短片。我接触电影也已多年,自问达不到他的境界。要不人家是大师,咱是爱好者呢,呵呵。片尾字幕对其他几个主角也作了交代:强在一次车祸中死去,暗含了乔治.卢卡斯对自己少年轻狂的否定;陶在越战中失踪,影射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隐痛;而小史成为一个保险经纪人,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普通生活。

小柯和他的朋友们,也是乔治.卢卡斯的朋友,在他们身上,倾注了乔治.卢卡斯的朴素情感。他和他们曾经一起跳舞、兜风、赛车、兜风。而我在看完影片以后,也已经不自觉地把他们当成了我的朋友。所有人都曾经有过的青涩时代,小柯、托托、马小军、小四、阿哈、星野……有些人毁灭了,而绝大多数人活了下来,然后老去。还有许多新的生命正在向他们自己的青春期蹒跚走来,有些人将毁灭,而绝大多数人将活下来,然后老去。这样的感悟,你怎么可能从“星战系列”的刀光剑影里得到?

最后告诉大家,这部影片里有两个角色的扮演者值得留意。倒不是他们的演技多么高超,而是这两个默默无闻的家伙后来都成了大人物。一个是与强赛车的戴牛仔帽的帅哥,扮演者差点儿因为片酬比他做木匠还挣得少而溜号。那张充满稚气的面孔,后来出现在《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银翼杀手》、《目击者》等无数著名影片里,不必我说,大家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另一个是小史的扮演者,谁能够想到,他后来成为著名导演,拍出了奥斯卡获奖作品《美丽心灵》,他的名字是朗.霍华德RON HOWARD。   


 

 

© 东南西北工作室 DNXB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