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料馆 > 战争片 > 内容


 

 收藏本站


无主之地 (No Man's Land)


影视资料馆 cncncn.com--电影电视剧剧情介绍及BT下载



主要演员: 布兰科.德里克 雷尼.比特拉克 菲利普.萨瓦维克
明星写真
导演: 丹尼斯.塔诺维奇
地区/片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98
影视剧照

在线播放 无主之地


简介:

  尼奇(波士尼亚人)与尼诺(塞尔维亚人)他们相遇在1993年波士尼亚与塞尔维亚战争中,两军封锁线间…一个三不管地带的壕沟里。他们彼此不相信对方,又担心被射杀而不敢逃出壕沟,即使举白旗向自己人求救,偏偏两边的军队都不认识他们,也没有那一方要去救他们,更没有人要找麻烦涉入这件事!外加他们的唯一同伴躺在已经触动的地雷上不敢动弹,很显然的这个后果不是很恐怖就是很滑稽…
  不过,有位勇敢的联合国军官不顾上级命令前往壕沟解救他们,并试图拆解地雷;然而随行的新闻记者为了采访这个独家新闻,却意外将这件事变成了国际皆知的肥皂闹剧。
  当世界所有的媒体等候事件何时落幕,却依然不见尼奇、尼诺有所动作,因为他们都不想担下这个荒谬闹剧的责任,于是这个压在地雷上的同伴依旧没有动弹,而尼奇与尼诺只能试著在这场疯狂的战争中保持理性…
获奖:200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0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A href="http://www.unitedartists.com/nomansland/"target=_blank><FONT color=#990000>官方站点</font></a>

  科波拉说:“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这话颇有道理。不过反战的手法也有高下之分。一类战争电影往往将战争呈现为壮丽的奇观,其间洋溢着高昂的英雄主义。40到60年代的战争片大抵如此。越南战争开始使电影人警醒,如《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等揭露出战争残酷、无人性之本质的影片出现了。但是如果拿《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影片和这部波斯尼亚电影相比,好莱坞还是显得过于温情、过于说教。一个巧合是,好莱坞刚刚也利用前南斯拉夫内战拍摄了《深入敌后》,把它和《无主之地》放在一起,就更加衬托出好莱坞主流电影的浅薄可笑。
  这部去年以来备受好评的波斯尼亚电影出自年轻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之手。他在前线拍摄了300多个小时的战争记录片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播放。他与人合作编导的影片《My Mother the Sehit》以及《Portrait of the Artist in the War》亦颇受好评。塔诺维奇后迁往比利时发展,制作了几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记录片。这部影片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融入了不少他在前线的亲身经历。他仅花14天完成剧本,26天完成拍摄。

  塔诺维奇如此阐述他的影片:“我记得当战争在波斯尼亚爆发时那种古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建筑物上的黑色子弹孔和地面上炸弹留下的弹坑。想象如果有人用黑白摄影拍摄梵高的画,你就会理解我的这种感觉。这不和谐感是一种视觉震撼,它让我变得冷漠,感到痛苦和无助。这种冲击就是我试图通过电影所重新制造的。一边是漫长的夏日中美丽的自然和浓烈的色彩,一边是人性中黑暗的疯狂。而这个炎热漫长的夏日就反映了电影本身的氛围。行动是如此沉重,思想难以捕捉,时间缓慢流逝,张力潜藏着又始终在场。”“我希望影片充满各种各样的对比和不协调。”“我的影片的要点不在于谴责,这一故事不是指出哪一方是错误的。要点是激起反战之声。”
  同样以荒诞幽默手法表现战争的南斯拉夫影片《地下》也曾大获好评,这种黑色幽默似乎是斯拉夫民族文化的一个特征。对此,塔诺维奇说:“我认为幽默是一种求生的方式,它给你以距离,所以我们在战争中经常大笑,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塔诺维奇认为对他印象最深的战争片是《猎鹿人》,而他拍摄电影最重视的是剧本,“对我而言,剧本就是圣经……而拍摄仅仅是技术部分。”“拍纪录片是因为生活乃最伟大的编剧,发生在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如果放到剧情片中,没有人会相信。”看来影片的剧本受到广泛好评亦不足为怪。
  虽然处女作取得了成功,但塔诺维奇似乎并不打算就趁此机会闯入好莱坞。他坚决拒绝为赚钱而拍电影,在他看来创作电影只有两个理由“一是你有话要说,二是你想娱乐大众”。“做一名导演不仅仅是走过红地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

  这部影片令人联想到《奇爱博士》、《陆军野战医院》等一流的战争讽刺片,是《等待戈多》在银幕上的重演。它将最黑色的幽默与最尖刻的讽刺混合在一起,以强烈的反讽凸现了战争的荒谬本质。影片似乎在按照我们对一般战争片的想象发展,但编导最后却以一盆现实的冷水彻底浇灭了所有的幻想,这是一种令人惊骇的现实感。
  影片站在个体的层面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所在,那是人们内心中盲目的仇恨,分析虽然锐利而尖刻,但拒绝提供答案,因为对于仇恨滋生的根源没有简单答案。它没有任何说教成分,也丝毫不浪漫化战争的残忍本质,呈现出鲜明的反战立场。


  影片的前半部分具有戏剧性,后半部分表达趋向多层次,将影片的主题开拓到了更为广阔的层面,对冠冕堂皇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质疑:在自负和官僚作风影响下它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还有对媒体的尖锐批判。极具张力的剧本精心结构而又脉络清楚分明,细节丰富,善于不断制造一个个小高潮给人以惊奇。


  摄影捕捉到了波斯尼亚粗犷的美感,把自然景色与残酷紧张的对峙并列制造出不和谐感,这也令影片在精彩的剧本之外,呈现了出色的影像。

  


 

 

© 东南西北工作室 DNXB Studio